通過天然礦物質(例如菱鎂礦(碳酸鎂),富含氯化鎂的鹽水和海水)的加工獲得的氧化鎂。在通過自然開采的方式生產氧化鎂產品時,將碳酸鎂(菱鎂礦)從700°C加熱至1000°C,并熱分解生成氧化鎂和二氧化碳:
MgCO 3 +熱量–> MgO + CO 2(氣體)
MgCO 3 =菱鎂礦
MgO =氧化鎂
CO2(氣體)=二氧化碳
由自然開采的鎂生產的鎂產品通常比由氯化鎂濃縮的鹽水或海水生產的氧化鎂具有更多的雜質。
當將水添加到氧化鎂中時,氧化鎂水合到氫氧化鎂的水懸浮液中:
MgO + H 2 O –> Mg(OH)2
MgO =氧化鎂
H 2 O =水
Mg(OH)2 =氫氧化鎂
氧化鎂和氫氧化鎂的物理性質:
化學名稱: 氧化鎂 氫氧化鎂
化學式: 氧化鎂 鎂(OH)2
物理狀態: 固體 固體
分子量: 40.31克/摩爾 58.32克/摩爾
顏色: 白色 白色
熔點: 2827 +30ºC 350度
密度: 3.58克/厘米3 2.36克/厘米3